财新传媒
2018年08月27日 21:30

滴滴顺风车:算法、认知和漂亮姑娘

滴滴顺风车:算法、认知和漂亮姑娘

1

这两天,滴滴顺风车事件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前因后果毋庸赘叙,事件目前的最新进展是:

 

滴滴承认平台对此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撤销了两位高管的职务:一个是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另一个是客服副总裁黄金红;

滴滴于27日零时,下架全国的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等。

 

 

2

 

今天的一切,其实早在三年前从顺风车业务高奏凯歌猛进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

阅读全文>>
2018年08月24日 07:00

爱占小便宜的,都成不了大器

我同学刚毕业的时候加入了一个待遇非常优厚的事业单位。

部门领导是一个看似温柔实则强势的女领导。当时部门里绝大部分都是刚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关系比较融洽。

 

只有一个女生显得不是那么合群,但毛病也不大,就是凡事爱抢先、爱占点儿小便宜。

比如工会给每个部门发新鲜的热带水果,如果她去领,就会先挑出最好的,留给领导和她自己,剩下的再给大家分;部门有外出培训的机会, 她就挑自己喜欢的点先预留出自己的名...

阅读全文>>
2018年08月17日 07:00

现在的价值,往往会在下个人生阶段被兑现

1

以前在我还是一个初级员工的时候,有个大老板曾召集全部门的人开会,对我们说:

“我知道你们都觉得又苦又累,还不能升职。

不过,如果你们想要得到升职,就要努力地主动去做高一级别的工作。

你是专员就要像经理那样思考和设目标;你是经理,就要像高级经理那样思考…以此类推。”

 

当时的我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说辞,心里气到不行。心想:已经累成这样了,还要用这种说辞,来驱赶我干更多的活!——你只给...

阅读全文>>
2018年08月13日 07:00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经验很丰富,却总也升不了职?

我呆过的一个机构曾有一位同事,是名副其实的“老资格”。

从这个机构进入国内的时候,他就是第一批加入的员工之一。人很善良正直,经验也很丰富。

奇怪的是,这样一个老资格,职位却始终停留在基层岗位。

他经常自嘲说:“这些总监经理们都是我看着,从助理位置一步一步做上去的”。

事实也如此:我刚加入的时候,也从需要他领着我做项目,慢慢地角色转变了,换成了我领导他完成某些项目。

 

他也会觉得"不公平 ”...

阅读全文>>
2018年08月10日 07:02

拼爹已经过时了,现在还流行“拼妈 ”

1

前两天和好朋友Heidi一起吃饭,讲了她带宝宝参加国际学校面试的事,从前期筹备,到准备面试,到去面试申请,最后一举过关。

我讲了最近研究儿童英语启蒙的心得和阶段性的成果。

 

聊了一会,我俩达成一个共识:单纯“拼爹”时代已经慢慢过去了,现在开始得流行“拼妈”了!

 

 

当然,“拼爹”拼妈,都只是一种简化后的标签化指代。

拼爹,指代单纯财力背景的比拼,

拼妈,指代财力背景这些客观资源之外,时间精...

阅读全文>>
2018年08月06日 07:00

战胜纠结!34岁的我还是裸辞离开了金融体制

本文作者晏凌羊,80后,2001年云南某市文科状元,广州生活的单亲妈妈。著有《愿你放得下过往、配得起将来》《愿你有征途,也有退路》。

温言写在前面的话:

我和本文的作者羊羊认识有几年了。

开始只是因为都写公号,有业务上的交流。后来也偶尔交流工作心得,分享各自在职业发展、个人成长方面的收获与困惑。我知道辞职的念头就像一个颗种子,已经在她心底里发芽很久了。”

  

作为两个需要白天全职上班、回家还有...

阅读全文>>
2018年08月02日 07:00

其实男人也希望通过婚姻改变命运

有次聚会,和朋友、还有朋友的表妹聊天。

朋友表妹还在上大学,说到身边很多女生,都希望大学里就搞定一个“多金”或“有升值潜力”的男友,当自己的长期饭票。

还有很多人觉得一个人孤苦伶仃大城市奋斗,想通过工作实现理想不现实,所以早早就开始研究如何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于是和她提了一个我的观点,她听完就震惊了。

 

我说:“其实大部分男人也希望通过婚姻改变自己命运。”

 

这个观...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25日 07:00

疫苗事件后,你谈论的移民现实吗?

此次疫苗事件触碰到了每一位父母的底线。

去年我读很多人推荐过的王占郡《让孩子拥有最快乐的一生》时,看到里面提到有三条“培养孩子成功的标准”:

 

▪  不生病——没有因为自己照顾不周而出大的健康问题;

▪  不犯罪——就是有大的是非观,不做违法的事;

▪  不自杀——青少年时期,不出走,不自杀,心理健康;

 

当时还在想:怎么身为精英的父亲,定出的育儿标准那么低!?

现在想来,这个标准并...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10日 07:00

外企人和公务员同时都羡慕的,是份什么样的工作?

1

前两天听来的真实故事,细节有待考证:

某事业单位的副总,把入职不满一年的新人和现有实习生都召集起来,做企业文化的培训,反复教育大家要牺牲奉献,还拿出自己年轻时的例子现身说法。

结果培训效果立竿见影,许多年轻人听完后都哗啦哗啦辞职了。

另一个例子是亲眼所见:我一直关注的一个职场写作者,在写作平台上发了文章,题目叫“不要对领导说的十句话 ”,这些话包括“这事儿我干不了”,“我已经下班了”等等。

...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06日 07:00

书单 | 妈妈值多少钱·纸上染了蓝

书单 | 妈妈值多少钱·纸上染了蓝

上个月买了很多书,不过大部分都放在了单位,摞成了高高的两摞,挑了几本最感兴趣的,带回家先看。

 

其实从网上买的书,已经都是我千挑万选后加入到豆瓣“购书单”中的“精品”了。

但是我发现:每一次决定该带哪本书回家的时候,其实还是会犹豫很久。

而且阅读真的和当时的情景以及心态有关,就是奥野宣之书里所写的“读什么由当时的心情所决定”——也是一种“快乐的痛苦”吧!

 

 

1 《 自品牌

 

 

...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03日 07:00

在你牛到一定程度前,全是“态度问题”!

文 | Autumn QT

职场上有句话,“ta这是能力问题,工作态度还是好的”。

——通常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能力问题”似乎就比较容易得到谅解。

 

 

我承认,时代、机缘、天赋、性格、出身、早年教育,等等这些我们无法全然掌控的因素,关系重大,或许将我们的个人“能力”划定在某个范围内。

 

然而,个人选择的力量,依然是太被唱衰了!

在我们此刻能力的边界,与全然无法突破的极限之间,依然有广阔的、不确定的空...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6日 07:00

“老婆,我想辞职回家当全职先生……”

“老婆,我想辞职回家当全职先生……”

最近有段视频在朋友圈里很火,就是《中国新闻周刊》有意思视频的采访:《一个没有工作的40岁男人的幸福生活》。

这个视频不长,非常有意思,大家都可以看看。

采访的主人公男主人夏骏是一位“全职先生”,待在家里十年全职,现在带两个娃娃。妻子以前是事业单位的员工,目前由她工作养家。

 

这段视频出来后不久,界面也发了一篇采访——提到了国内外几位全职爸爸的状态和心路历程。

这些都释放出一个信号:

越来越...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9日 15:33

让你胜出的不是奇招,是基本功

刚工作时,作为新人常流浪在各个不同项目组上打杂。一次加班到很晚,所有人都很疲倦,当时所在项目的一个香港经理开玩笑道:“你看看你,学的明明是国际关系专业,怎么跑来做这个呢?是不是学不下去才转行啊?   我淡定地说:“没有,学的还好。”   他继续逗我:“那你背一段联合国宪章。”   于是我用英文背了一段前面的序言,香港经理当场绝倒,被我讹出来一个团队人的夜宵。   后来相处熟了,我老实交代:那段...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9日 07:00

让你胜出的不是奇招,是基本功


 让你胜出的不是奇招,是基本功

 

这是温言的自媒体平台分享的第250篇原创文章。

作者温言,公众号ID:wenyanhello。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供职一系列500强企业。

职场写作人,终身学习者。豆瓣2016年度畅销书作者。

读书 | 笔记 | 职场 | 英语 | 转型 | 写作 | 个人品牌 


刚工作时,作为新人常流浪在各个不同项目组上打杂。一次加班到很晚,所有人都很疲倦,当时所在项目的一个香港经理开玩笑道:“你看看你,学的明明是国际关系...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4日 11:36

靠谱,是你在职场签署的隐性契约

文 | Autumn 在职场上,「靠谱」是一张夸人智商情商的金牌好人卡。 一个系统bug交到技术大神手里,我们说「这人靠谱」,是信任ta的专业水准。 与客户沟通,我们说「ta去靠谱」,是放心ta必能得体行事,见招拆招。 在我们薛定谔的生活中,这些水准一直在线的神队友,是令人安心的存在。    我常和同事聊起「谁谁谁靠谱」,于是有人问我——靠谱究竟如何定义?是否能可操作一点呢? 我想了想。 靠谱,本质上是我们在...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2日 15:40

“我总患得患失,怎么破?”

1 很多人会留言提问题,其中一多半的问题,都和“如何选择”相关。例如: ——我是应该继续考研还是放弃考试找工作? ——我是应该继续过着舒服的小日子,还是换更有挑战的工作? ——我要不要转专业?要不要出国?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孩子?如果要生,今年生还是明年生?   感谢大家的厚爱,但是坦率地讲,我也没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不敢轻易为大家指点人生。   在我看来,其实很多问题都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07日 11:45

北上广深,都市女子“反图鉴”生活

编剧用日剧的瓶子,灌装衣香鬓影的酒 我们这些灰头土脸的群众演员,用庸常生活,书写平凡的伟大   22岁   还没毕业的你,看着身边人分成两个阵营:一头扎进社会的;犹犹豫豫留在校园的。   或许因为钱的压力,或许因为不想再考试,或许只是被一连串徒劳的考试伤透了心,总之最后你也随波逐流加入了找工作大军 从校园大学堂进入了社会大学堂。   更新了上百次简历;日均投递十封应聘信, 刷遍网上找工作的帖...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05日 15:24

30岁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被同龄人抛弃?

1 从去年开始,特别流行那种“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   像我这样三十上下的80后就比较倒霉: 一会被前去敲钟的同龄人上市CEO抛弃了;一会又被公司被收购的同龄创始人抛弃了;还动不动就被写文章年赚千万的同龄自媒体抛弃。   这些文章共同的套路包括但不仅限于: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年都如约而至。”(掐指一算,年龄确实到了)   “然而,几年前还是普通某某公司的某某,已经不动声色的走到旁人...
阅读全文>>
2018年05月29日 13:36

每份工资里,都有给你的“挨骂补贴”

1   有次一个老同学向我们抱怨,工作中挨骂挨得很冤枉,难过得哭了。   朋友们各种开导,她始终不能释怀,泪流个不停。我说了一句话,她立刻不哭了。   我说:“你要知道,咱们的工资里其实是有一份委屈补偿的。”   这句话并不是我发明的,是另一位职场老炮培训时教我们的。   很多人一定都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一个英文词叫“fuck you money”——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挣钱,存一份“fuck you money”,这样...
阅读全文>>
2018年05月23日 14:36

读书 | 十次置换人生的机遇

1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詹宏志。 不过在分享书之前,想先分享詹宏志在一席演讲中提到的一个康有为的小故事:   康有为大家都熟悉,不过大家不熟悉的是在《欧洲十一国游记》里,他非常自豪地说“像我这样的旅行范围,从来没有过。”实际也确实如此,他至少有十六年的时间流落海外。联想一下中学课本里的康有为画像,但你想不到的是旅行中他做了特别多事情,绝不仅仅限于走马观花: ——比如到了巴黎,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