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以前在我还是一个初级员工的时候,有个大老板曾召集全部门的人开会,对我们说:

“我知道你们都觉得又苦又累,还不能升职。

不过,如果你们想要得到升职,就要努力地主动去做高一级别的工作。

你是专员就要像经理那样思考和设目标;你是经理,就要像高级经理那样思考…以此类推。”

 

当时的我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说辞,心里气到不行。心想:已经累成这样了,还要用这种说辞,来驱赶我干更多的活!——你只给我这点待遇,凭什么要求我干更高级的事儿?!

 

谁能想到很多年以后,在一次培训上,我给同事们分享了一个职场感悟:

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在职场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因为待遇不公,所以不值得我们付出更大的价值,不值得做更多的努力。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规律:

我们今天的价值,往往会在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被兑现——但你不能到了柜台前,才发现存折里面没钱。

 

 

说完这段话后,我想:应该有不少人听了以后,会像当年的我一样,觉得这是“领导糊弄我们的一种说辞” 吧!

可这确实是我的切身感受,某种程度上,也是走过的弯路总结的教训。

 

2

 

职场的头几年,最容易生成的一种思路就是:我不能被公司占便宜。给多少钱,我就出多大力。

我自己份内的事儿,我会干好。但份外的事儿,我要先看看这是不是我这个级别该干的。

 

 

我特别理解这种觉得“求公平”的心态,毕竟大家都是初级员工长起来的。

特别每当在公司“偷懒成功”或者“过得”很舒服时,还总产生一种沾沾自喜的感觉,觉得自己成功占到了公司的便宜,或者觉得这份工作“性价比还不错”。

 

翻回头来看,这便宜虽然占了,却真太傻了!

钱是什么时候都有机会挣到的,而年轻时损失的所有时间,都是你白白浪费掉的生命和机会成本:

 

你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利用公司提供的资源和项目机会,去磨练自己的智识、累积经验、提升能力。让它们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增值。再去用这个新的价值,去外部市场交换更高的价格。

 

在一个理想的、完全等价交换的市场上,你期待每一分付出,都有相应收获。

问题在于:我们在现实中,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可以客观衡量你的付出具体值多少钱。

而且这个市场不但不追求公平,还往往呈现出严重的失衡:

——比如落后员工稍微努力,就令人印象深刻,你表现一直很好,偶尔失误就被记住了;

——比如勤奋的老员工往往薪资低的稳定,不如外界跳槽来的新员工薪水更高

 

这些就是不公平的现状。

正因为有了这样“不公平”的现状,你才不得不更努力提高自身的价值,这样等到交易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兑现出更高价值。

 

 

 

朋友单位领导升职调走了,两个副手争得你死我活,双双被调离——反倒是不争不抢、却最有能力的她升职了。

为什么她能得到升职,直接原因是老大老二两败俱伤,但不可否认的是,还因为她业务能力最强。

要说天赋上,她她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无非是在其他人都抱着“反正好机会也轮不到我”的想法时,踏踏实实钻研业务,愿意多承担一些工作而已。

 

 

我的朋友Yiko,曾是某一线明星的经纪人。我也发过她叙述自己人生突围过程的文章《谁的29岁不迷茫?

当经纪人已经够忙够累了,她还在片场忙里偷闲地写小说和剧本,非常辛苦。

坦率地讲,作为经纪人,她并不特别出色。

在离开明星后,她所积累的各种资源、对行业的认知,连同她创作的好内容,为她逐渐树立了名声。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越来越深地感受到:

每个人的价值,并不会再当下被兑现。

 

因为努力了,却没有得到即时反馈,我们就会觉得委屈,命运不公平。

可如果仔细观察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她们会成功,当然赶上了时代红利,但再风吹过来的时候,人家已经一个人在那里独自耕耘了很久了。

他们往往是“上一个阶段”遗留下的持续耕耘者,才有幸在下一个阶段收获播撒后的果实。

 

4

 

一个人才华和能力的兑现,往往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兑现的能力,另一个是兑现的周期。

 

周期需要时间发酵和等待。

实力是可以自己把握的,周期却很难把握,它往往是动态的,是外部和行业景气,人力竞争程度,和大的趋势机遇有关。

 

但你不要因为周期的存在,就忽视自我价值的建设。

 

话题:



0

推荐

冯颖

冯颖

16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500强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职场写作者,分享有价值的学习成长经验。著有职场畅销书《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公众号:温言(wenyanhello)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