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为一个非常习惯于外企、却又从外企跳出的人,我也想就这个题目延伸开来,分享下我的切身经历和感悟。
 
呆惯了外企的人,当从一个外企A跳到外企B的时候,往往能很快适应,因为A和B从本质而言是不会有太大差别的。且它们二者的游戏规则、体系、为人处世的方法并不会有太大差异。
 
但当一个习惯了外企的人跳去哪怕再熟悉的民企或初创企业时,却会面对很多困难。许多外企时期养成的行为准则、思考方法、处事逻辑,甚至做事的节奏都会影响到你后面的适应情况。
 
许多人在离开外企很长时间内,思考办事都不免陷落在下面三个“坑”里,如果不转换思维,它们就会长期折磨你,让你在新环境里不停地感受失落和后悔。
 
直到有天你真正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尝试走出它们,才是你摆脱过往的光环魔咒,走向全新自我的开始:
 
坑1 过分相信或倚仗offer里说的承诺与职责
 
比起经常变脸的私企(无论大小),外企显然要规矩很多。
 
即便有变化,更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很难得看到基本流程或架构的颠覆或根本性改革。即便有时候面临改革,其实是一种改良或者优化,更多是staffing或politics范畴的变动,而赖以运转的机制本身是不会动摇的。
 
外企赋予工作人员的职责,也会秉从契约精神。一般而言,你最后入职后所做的东西,和你在应聘中看到的JD所描述的内容,几乎是一致的。
 
而外企则不然,许多人在加入民企的时候,可谓是“稀里糊涂”就进去了。
 
可能面试时的面试官云山雾罩地画了一堆饼,你听得频频点头,却并不知道自己确切的“职责”是什么。
 
还有可能你面试的时候是一个职位,但当你进去的时候,对方战略调整,整个架构都变了。
 
我不止一次地听过这样的故事:明明应聘的是A岗位,进去后定睛一看,妈呀居然被分到了B岗位,做的事情也和面试时候说的南辕北辙。
 
这个时候怎么办?咬牙顶住还是迅速止损撤退?(答案在后面)
 
坑2 总是期待着资源和任务目标相匹配
 
外企中的资源往往是和业务目标相匹配的,即便开始时不在手里,往往可以通过走流程、向上级汇报而努力争取到。
 
可是民企和初创企业呢?它们往往期待着你变出空手套白狼的戏法。
 
你任务和目标都是板上钉钉的。
 
你问资源在哪里?答曰——自己想办法!
 
一个朋友曾讲过某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做法:给你一个高管title,把你抛到地方上——这便是你所拥有的全部资源了。
 
接下来你就要凭借着公司的大名加自己的title 去向各方刷脸要资源,最后再把所有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完成你的项目业绩。
 
还听过另一种常见的用人方法:挖来的员工入职后,即便有总监之名,下面也是一个人没有的,只有一个目标。当你开始去做的时候,发现身边好几个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三个月后做得最好的那个人胜出,组织追加给优胜者团队人员、慷慨的资金预算,更多的资源注入...而剩下的几个人呢,就要面临不同命运了,有的被赋予了新使命,有的要面临调岗。
 
这些在中规中矩的外企人看来简直“荒谬”的事,每天都在真实发生。
 
外企人最喜欢评价民企的一句话是“不讲规矩” ——细究起来并非如此——人家也有规矩,规矩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民企每天都在面临巨大的压力、瞬息万变的市场,对比价值观明确、流程繁复、业务稳健的外企,绝大部分时候,它没有太大耐心:
 
没有耐心等你适应,也没有耐心等你试错——所以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等你们自己先优胜劣汰后,它就捡胜算最大的团队,注入资源就好。
 
还有一个对待人才的区别是:外企给你薪酬,往往是因为他们看中你这个人。你的薪酬,是他们对你这个人所能创造价值的认可;而民企给你的薪酬,往往仅代表了你的市场价格,以及你要做的事情值多少钱。
 
二者区别在于:前者更尊重人本身的价值;而后者并不关心你是什么样的人,值关心你预期创造的结果——结果好就一切都值,结果不好,你也不值那些钱。
 
这里就已经说到第三个坑了:是先解决好问题,还是干脆带着问题去生存?
 
相对于体制井然有序的外企,许多民企可谓丛林。
 
诚然许多外企也被誉为丛林,而民企就是大陆板块剧变时期的远古丛林了,不但林中遍布玄机,外面还有大地怒吼。
 
一个很熟的朋友跳去一个互联网巨头。刚去的时候和我说,她当前的优先级是“解决ABCD……”,几个月后,ABCD没解决,又多了EFG……半年后,再问她,她说:“这些估计一时半会都解决不了,只能带着问题吧,反正死不了……”
 
许多问题都不是你那个层级、职位能解决的;还有些问题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可是这既是困境也是现状,要求业绩的时候,没有人会关心你不能完成的原因。
 
你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带着问题去生存奔跑。
 
就像另一个朋友形容他的工作是:“边打架边向前跑,跑着跑着又打成一团,然后再厮打成一团着向前滚。”
 
上面提到要小心的三个坑,转型后有没有可以破局的方法呢?
 
其实行业不同,真的千差万别;即便同行业不同岗位间差异也很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困境和破局方法,以下不过提供普适的思路,供大家思考:
 
1.利用好蜜月期这段最宽容的时间。
 
蜜月期,其实就是试用期。
 
外企里纵横了多年的人,起码的判断能力都不赖。如果真是“龙潭虎穴”甚至未来有可能牵扯上官司的职位,就算对方给再多钱也就撤吧。
 
如果只是单纯的“看不惯”“不适应”,就利用好三个月的蜜月期好好调试吧。
 
把你的“看不惯”藏在心里,因为毋庸置疑,别人也看不惯你。
 
有些地方需要先做人,上来不能先做事,得先让大家熟悉你,信任你,再做事才能成功;
 
而有些地方恰恰需要先成事,再怎么会做人也没用,大家只看业绩说话,你做成一件事,才能博得大家的信任,以后可以做一百件事。
 
麻烦之处在于:无论是先做人,还是先成事,你其实都只有非常有限的两三个月时间。如同一本小说的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最开始的两页书里成功地吸引住别人,你就失去了读者。
 
这对于很多习惯于外企风格的人是很大挑战,因为头两三个月对于外企人而言还是orientation阶段,老板往往会说:James,不要急,先把情况熟悉了我们再来沟通。
 
而民企则是:老詹,三个月后业绩环比要达到1.5倍的增长!
 
所以如果你有什么本事,不要藏着掖着到最后,可能不等你拿出藏货就已经被判决了。
 
2.重视人脉的复利。
 
许多离开外企的人,很多并非因为真的待不下去了,而是居安思危,焦虑担心未来被淘汰,所以赶在自己被淘汰之前,先跳出来看看,重建自己的竞争力。
 
我自己觉得,离开外企,进入民企后的一个价值是原本固化的圈子将被突破,可以进入一个新圈子,认识一群新的人。
 
且这群人会不断更迭,而人脉是有复利的,按照30%turnover rate来算,你的人脉圈将迅速膨胀扩张。
 
和外企很大的一点不同在于:新圈子里认识的大部分人脉,是可以成为你自己的资源带走的。外企的许多“资源”固然闪亮,但它们都是大平台的资源,离开了那个平台,没有太多能随你走的东西。
 
3.想清楚如果只保有一样,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实际上我认为这是全篇最重要的一句话。
 
前两天几个大学同学聚会,大家还在说:为什么过了30岁,很多之前的“人才”会觉得再换工作明显难了——因为是人才不假,但对未来的预期其实也高了。
 
30岁以前换工作只要满足某一个条件,例如升职或加薪就够了。
 
而30岁以后大家都想要一整个的package:高薪、高title、通勤距离不能太远、工作内容要有社会价值、文化氛围最好是正向的,同事们都是well educated的……
 
可现实是:没有地方可以满足所有的预期,如果有,可能也轮不到你。
 
这时需要你提前做一个减法:在所有你对未来的期望里,如果只能保留2项,你最想要的是哪两条;
 
如果只能保留一项,你最想要的又是哪条?
 
当你把对你最重要的那一条选出来后,之前困扰你的许多问题的答案其实会水落石出了:
 
——当高薪对你最重要的时候,其它trash work就是高薪里包含的一部分内容;
 
——当转型对你最重要的时候,薪酬和舒适度就是你所支付的学费;
 
——当“平台镀金”对你最重要的时候,那就不要太在乎你在这里能稳定多久,或许先熬过第一个年头再徐图后计,才应该是你设立的短期目标。
 
如果你是即将或已经转型的外企人,你的日子不会太轻松。
 
但无论如何恭喜你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无论接下来是不是一条真正适合你的道路,一直往前走,总会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
 
话题:



0

推荐

冯颖

冯颖

16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500强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职场写作者,分享有价值的学习成长经验。著有职场畅销书《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公众号:温言(wenyanhello)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