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高考放榜,各省市“学霸”陆续出炉。
 
高考的政策、题型、侧重点每年都不同,但有意思的是,通过高考产出的学霸类型都越来越稳定:
 
都不是那些只会死读书的“高分机器”,而往往博览群书、眼界开阔、注重分析和思考——也就是说,如今的学霸都是一群综合素质很高的“牛娃”。
 
关于这些尖子生的报道,各大媒体都是。
 
这些报道给了我一些很有意思的启发,其中有些点,是我平时也在零零碎碎思考、而在今年的高考结果得到验证的:
 
在今天的教育系统中,固然可以通过机械训练、打磨战术达到优良,而想达成优异,则必须需提升战略的高度。
 
如果给高中生们粗分类,参与高考的学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最下面一类是既无基础也不努力的。
 
基础差可能是因为以前没学扎实,也可能是脑子比同龄人稍慢一些。条件差再加上不努力,基本没有什么希望。
 
往上一层是基础差但非常努力的。
 
这些同学虽然很努力,但由于基础太过薄弱,或者说基建设施的漏洞太多,以致于不知道该补哪块,往往在考试中要凭借运气。
 
其实对于这类学生而言,最好的策略并不是和大家一起做刷题,而是应该返回头踏踏实实地补基础漏洞。
 
再往上一个层次的学生是那些基础在平均值上下、也愿意努力的。
 
绝大部分学校、特别是“高考工厂”们,就会把这些学生圈起来做军事化管理,并用海量的刷题来完成训练。
 
可能有人会问:考试是可以训练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
 
从我亲身经历的国内外大小考试而言,考试可以通过刻意地练习来提分:
 
通过海量刷题来扩充大脑储存的“题型和陷阱类型”,并通过刷题训练大脑反应速度,用一种近乎于文科式的肌肉记忆方法,来达成提分这一目标。
 
这样的作法粗暴、精力投入大,但却是一种相对的“捷径”。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对于学校这样的机构而言,更容易推广,也容易让家长配合,且它的复用性很高。今年成功了,下一届可以接着用,一届接一届的学生都可以采纳这种方法。
 
但这样的方法其实是有天花板的:到了一定程度,再怎么训练、再怎么努力,都死活上不去了。因为这种学习策略更类似于机械训练,由于没能从深度上真正理解这一学科,所以当那些拉开差距的真正难题以千变万化的姿态出现时,无法被机械的拆解和复制答案。
 
最后一个层次、也是塔尖的学生是那些知识领域的深度潜行者。
 
他们看似离上一个层次的学生分值很近、甚至有时候还低于他们的分值,但二者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相差极大。
 
高考中最后的佼佼者,这两年来大部分出自这个层次。也就是说,这个领域的PK,是靠深厚的内功和硬核实力对决完成的。
 
真正的学霸们有着很明显的共同点:
 
1、海量阅读,有一项或多项有深度的爱好;
 
2、往往眼界开阔、阅历广
 
3、往往是自我驱动型学习者,有探索欲和极强的好奇心;
 
4、往往身心健康、心态良好
 
根据报道,考霸们从不上“补习班”和培优班,且到了高中那么紧张的时段,依然会留出很多时间给业余爱好:
 
比如武汉的两个考霸都来自华师一附中。
 
文科的肖和有超出常规中学生的庞大阅读量,小学初中所有周末时间都用来“泡”图书馆,而他的中考成绩并不突出,优势是在高三才突然爆发的。
 
而理科生龚然,非常热爱古典诗词,自己还经常通过填词来放松。
 
记者采访她学习的时候,她谈的是“审美”:“钻研数、理、化,我可以体会到逻辑思维之美,但我也喜欢传统文学背后的结构美和意境美。”
 
再比如广西高考学霸杨晨煜,数学英语双满分,只有语文和理综各丢了10分。他妈妈说的是“孩子从小喜欢看纪录片,而且对科研感兴趣。”
 
四川的理科学霸吴亦晨在英语之外,还自学了西班牙语、法语。
 
这让我想起自己当年高中时,身边的学霸其实也符合上述描述:理科班的尖子生热爱古典诗词,喜欢读历史和哲学书;而文科的尖子生们总是想见缝插针地去温习那些与考试无关的爱好或闲书。
 
这些说明了深度学习和掌握知识,就时间的利用率上来讲,对于学生本人,从长期来看,是一种更优的策略。
 
它意味着可以用相对少一些的时间,达成目的,还有余量去追求其他爱好和兴趣。
 
但这里有个问题:必须是长期采用这种策略的人,才能有效。
 
所谓的长期,可能是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海量阅读、丰富体验、独立思考和广泛的积累。
 
另一个阻碍在于:长期深度学习这种策略,对于个人的成长乃至于终身发展很有好处;但对于学校而言,却可能不是最优选择:
 
学校往往只要一个成绩就够了。至于说学生毕业后是否还保持了对知识的热爱,是否真的具备了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往往并不在学校的考虑范畴内。
 
上述思考,可以给我们育儿或工作后的学习一些很好的借鉴思路:
 
1)阅读是一切的基础
 
读书的好处不解释了,大家都能理解。但我想说的是,人们常说的“博览群书”中的“博 ”其实大部分人并没有做到。
 
而阅读必须大量才能构成真正意义的积累,也才能冶炼出一个人分析和辨别的能力。
 
2 不要投入太多时间精力,去打磨初级的轮子
 
所有人都感到今天的启蒙工作和教育工作,越来越像一场你追我赶的军备竞赛。
 
但这场军备竞赛中,却没有人能真正统计出它的效率有多高。
 
比如同样对于两个五岁儿童,每周花十小时去上英语课外班的孩子,就一定优于每周只投入5小时的孩子吗?这里是打一个问号的,因为不知道学习吸收的效率如何,所以结果是不一定的。
 
而从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这场长期军备竞赛中的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其实都是被浪费掉的。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应该被其他人所投入的时间所吓倒,而应该聚焦于效率。
 
第三点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学习之外,一定要留白。
 
所有的思考都是在某种空白中产生的。
 
如果父母事无巨细都帮孩子想到了,所有时间都替孩子安排好了了,思考就不会出现在孩子自己的大脑里。
 
而未来人生所需要的创造力、独立性、分析能力、判断力都需要思考的能力。
 
思考从本质上是一种习惯,你无法指望十几年里从未思考过的孩子突然会思考了。如果孩子一直学不会自己思考,就只能在高中阶段去做反复的机械训练。
 
换句话:我们究竟是为了让孩子到了18岁后就完成“学习的使命”而学?还是为了培养一个健全的、有能力自我进取、不断追求幸福的孩子而努力?
 
这是值得反复自我提问的问题。
话题:



0

推荐

冯颖

冯颖

16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500强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职场写作者,分享有价值的学习成长经验。著有职场畅销书《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公众号:温言(wenyanhello)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