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有一年我在使馆工作,同事有很多年轻帅气的英国大男孩。一个很漂亮的学妹就半开玩笑地问我:里面有没有帅气多金的可以介绍?
 
我就真打听去了。
 
打听完一圈回来告诉她:不但没有富翁,全是负翁。
 
师妹不信:没钱就算了,为啥是负翁啊?
 
我说:他们居然都背着一身学费贷款,除了房租就是还钱了。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特可怜我的英国同事们,还请过他们吃驴火,现场吃一个,打包一个给他们带回家。毕竟北京的生活成本也不低,他们在北京都很爱玩,花钱的地方不少。
不过后来发现,他们虽然贷款多,但似乎政府并不催着他们还,日子虽然不宽裕,看起来还过得不赖。
 
这事儿很小,给我的震撼却很大。
 
我自己留学的时候听说过欧洲国家的很多父母只供养孩子到大学,但那时候我以为“供养到大学” ,是指“供养孩子上完大学”。 哪儿想得到这些父母竟如此“绝情绝义”,忍心让孩子边打工贷款,边读大学。
 
有一度我以为这样做是因为像媒体里说的,英国人都不存款,所以徒有其表,家里不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学费。
 
可接触久了,我发现好几个同事父母家里实在是富裕得不得了。
 
其中一个同事的爸爸是伦敦一家有名的 4A广告公司的老板,一家人住在高档社区里。但这似乎和他毫无关系,他照样在北京和别人合租4000块的房子(几年前),为了物业费、暖气费、屋子里的加湿器净化器和房东讨价还价。
 
和这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是在“连岳”的公众号看他回复一个读者。
 
读者的求助里说,她自己在学校读到硕士一事无成,并不喜欢读书,但又不想工作,所以申请读博,但是如果要读博,就得让父母卖掉家里的一套房子,换来的钱供他继续读博士。她自己心里觉得这样对父母不公平,又觉得自己没有别的出路。
 
连岳在底下的回复有一千多人点赞:“放父母一条生路吧。”
 
2
 
在我国,大家都喜欢投资两个东西:
 
一个是房产,一个是教育。
 
如果钱不够投房产,那就更加注重投资子女教育;
 
如果钱够多,就两个都投资;但从某种意义而言,投资房产往往也是为了能让子女就近上好学校,所以核心还是投资教育。
 
所以在子女教育上,我们是全世界最舍得花钱的父母。
 
理论上讲,提到投资,就无法回避“回报”。但中国父母对于子女教育的投资,往往是“不记成本,也不在乎回报”。
 
虽然从精神层面,这点无可厚非。但从价值层面,这却带来一个糟糕的后果:因为不计回报,因此往往也并不关心投资是否有价值。
 
在许多经济不好的地区,父母深明大义,愿意东拼西凑砸锅卖铁的供子女上大学,是希望他们能扭转微观环境中的命运;
 
但为人子女,其实也应该有这样的自觉:那就是尽快自立,即便身处象牙塔,也力所能及地尽早步接触社会,分担家庭的负担。
 
我始终同意在今天的社会,学历确实是一个敲门砖,得到机会的人都不该放弃。
 
但在拿到本科文凭之后,教育再重要,也应该量力而行了。真那么想读书,自己赚两年前攒起来,花自己的钱去读。对于某些必须读博的研究型科目,要么想办法拿奖学金,要么给老板打工挣钱养活自己,虽然会很辛苦,却并非难以做到。
 
3
 
我自己的研究生同学里,就有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砸锅卖铁”来读书的同学。
 
她为了自己能来英国读书,让妈妈向亲戚东挪西凑了几十万,还许诺了相当高的利息。
 
尽管一起读书出去玩时,大家都很照顾她,尽量让她少花钱。但比起其他人,她担负着极大的精神压力。
 
比如我们的学业非常繁重,又因为专业淘汰率高,大家经常学到夜里两三点;而她除了学习之外,总还想着能不能学习之余再找个零工,其实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
 
再到临近毕业,当她发现无法留在英国做一份体面高新工作的时候,精神几近崩溃,完全无法接受“回国工作”这件事。
 
因为她觉得:自己为这件事投入了极大的成本,也有极高的预期,如果毕业后回国做一份和本科同学们一样的工作,完全不能满足她的自尊心。
 
那时我还年轻,虽然觉得这事儿不对劲,也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够对劲。
 
工作了几年后,看到身边一些有“出国梦”的同事、同学们陆续攒钱、申请奖学金、找工作后内部申请transfer出国工作,我明白了不对劲在哪里:
 
——更高级的教育需要量力而行。你量力而行,就是一种收获,反之,成为沉重的枷锁。
 
对于“完全不计较”回报的教育投入而言,往往是“懒惰”于思考的投资。
 
它的本质不是投资,而是偷懒。
 
因为看到了“真金白银的投入,也看到了学生在校园里一呆就是好几年,所以就有了”价值投资”的幻觉。可是实际上呢,只是人留在了学校里做出一副学生的姿态,如何搞研究,如何把理论实践结合,并没有因为多读了几年就步入正轨,只是在逃避工作而已。
 
这种不考虑价值的教育投入,金钱投入是一方面,无休止的供养,还阻隔了所有人动脑子思考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最后还要面对一个软弱无能的家伙,空有一身学历,但没有勇气面对职场和社会。
 
也很难想象这种学生能在更加艰苦的学术研究领域,能取得建树——毕竟研究也需要极大勇气和耐力。
 
这样看,还不如让这些学生早些进入社会,用社会大学的残酷教程洗洗脑子,活动活动筋骨。
 
几年前我和一位长期从事中英教育的女士,一起探访过一个职业技术学校。目的是为了推动一个中英项目的落实,将英国在技能教育领域的的先进做法,引入进本土那些愿意创新的技校、中专和职高。
 
我的教育背景和所做的工作,一直离职业技术院校很远。但当时那位女士说了一番话,却给了我很大启发,她说:
 
好的教育不是说让所有人都接受最高级、最高等的教育。在任何社会,最高等的教育都应该留给精英人群。
 
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让那些并不喜欢做大学课堂,不善于考试的人群,也有契机走进课堂,找到他们感兴趣、愿意学习的东西,并培养一技之长,最终在社会立足,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教育。
话题:



0

推荐

冯颖

冯颖

16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500强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职场写作者,分享有价值的学习成长经验。著有职场畅销书《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公众号:温言(wenyanhello)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