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虹姐
 
我最喜欢的演讲是乔布斯在 2005 年的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做的那个“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他讲了三点,其中一点我印象很深,叫做 connecting the dots(联结这些点)。
大意是乔布斯上大学的时候,一时兴起去上了一门跟专业完全不相关的书法课。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上这门课纯粹是浪费了时间。但 10 年后当他在设计第一代苹果电脑的时候,他在书法课上学到的那些如何让字体更漂亮的原理就突然全浮现了出来,他把这些都融入了苹果电脑的设计里。
 
 
偶然之间做的事情,在若干年后却由点连成线,发挥了大作用。
这个道理我觉得用在求职再合适不过了。求职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不是今天参加招聘会,明天就能拿面试,后天就能拿 offer。
求职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积攒你自己的 dots 的过程。不知道哪条路能走的通,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不断的去尝试,播种自己的dots。
 
  
说起来轻巧,但其实这个过程会是很苦逼的,因为就像乔布斯说的,你在事前是看不到未来到底哪些 dots 会连接的,所以你只能逼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为了未知的未来埋头不断的播种,即使播种到最绝望的时候也不能放弃,要相信有一天这些 dots 会连接,真的能带你到你想去的地方。
 
这正是我当年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在美国找到工作的真谛。
 
 
2007 年大学毕业,我拖着三个大箱子来到了芝加哥,开始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活。
  
我的大学过的十分浑浑噩噩,毫无规划。
大四毕业的时候,才发现手头要实习没实习,要 GPA没 GPA,勉强申请到的美国一个非名校的金融硕士项目成了唯一的出路。大四幡然悔悟,我发誓我出国读研一定要提早规划,提早行动。憋着一股劲的我,看准了两年后即将毕业,把目标牢牢锁定在找到一个暑期实习这件事上。
  
当年本来就没几个中国学生,像我这样一入学就杀红了眼一心要找实习的更是少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到今天,中国学生的数量大概翻了不止10倍吧,但这个比例没有变化。所以如果你想努力,却又担心自己的努力被自己的平凡淹没,你想多了,努力的人永远是少数。
 
找实习需要一份过硬的简历。我当时的简历如同中年秃顶般稀稀疏疏没几行字,还都是在中国的经历,拿去找实习实在是辣眼睛。积攒经历成为了当务之急。
 
  
  
很快,我找到了我的的第一份校内工作。这个机会不是我网上申请申来的,是我自己讨来的。
  
当时我听说有个金融系的教授在做一个研究项目,如饥似渴的我看到了机会:虽然不认识,但是送上门的免费劳动力帮他做研究他总不能说 no 吧?
于是我堵在他上课的教室门口,一下课就冲上去自我介绍,然后表忠心说我很想帮他做研究。估计他也没见过几个这个架势的,被我的诚意打动,聊了一下,居然真的答应让我做他的助理实习员。
 
当时我不知道,这个自己讨来的助理实习的工作,成为了后来在美国找到工作练成线的第一个dot。
 
你可能说,又不是什么大公司,连工钱都不给的免费校内工作你也好意思放在台面上讲?
  
首先,给不给工钱简历上都是 Research Assistant ofProfessor XXX,又确实是真的参与了,你不说谁知道哪个是正式的哪个是义务的?
第二,再牛叉的人都有个起点吧,拼不起爹的有几个是真的第一份工作就能又光鲜又体面赚的又多?当你有好多选择的时候,你才有资格挑。
当你还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找个机会就踏实做,就是最好的策略。
 
 
 
做了两个月后,有一次我和教授聊天,我告诉他我很想找金融方面的夏季实习,他推荐我去看看一个叫 CFA Society of Chicago 的组织,说这个组织有很多业界的活动,可以成为学生会员参加他们的活动去多认识人。
通过教授的介绍,我作为学生会员加入了这个组织。
 
这个小小的事件,却成为了我找到暑期实习的第二个 dot。当然,当时的我还是不知道的。
 
 
  
成为会员之后,我马上就把这茬给忘了。那个时候已经是1月份了,自9月起已经海投了5个月,没有任何收获,开始有点方了。
虽然还要6个月的时间才到暑假,可是想想很多公司都是头一年9-10月份就招好第二年的实习生了,我有种大势已去的苍凉感。
无意中,我听到了一个人大同班同学在芝加哥找到了实习的消息,赶紧打电话去讨教。他告诉我他也不是生投出来的,而是有目的的筛选了 10 几家他最感兴趣的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一个一个发邮件,因此拿到了 4 - 5 个面试,其中一个给了暑期实习的 offer。
 
诶?原来还可以有这种操作啊?生撩陌生人原来这么有效啊!那我也可以啊!
可是到哪去找公司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呢?
  
这时候,那个已经被我抛在脑后的 CFA Society of Chicago 突然被我想起来了。
这个组织除了搞业界活动之外,还给所有会员提供一个会员联系列表,包括姓名,公司和邮箱地址。我开始研究这个名单,挑出了在我感兴趣的公司工作的,还有看起来是中国人名字的会员,大概三四百人的样子吧,开始毫无人性的大规模群发邮件的攻势。
 
效果如何呢?如你想象,95% 的人都完全没有任何回应。
还真的收到过几个没有任何征兆的电话面试,接电话时大脑一片空白,介绍自己的时候连简历上写了什么都记不起来了,问了两遍对方到底哪个公司也没听清楚,也不好意思再问第三遍。总体来说从头到尾懵圈,挂了电话就知道今生缘分已尽。
 
 
蓝瘦,香菇。
也会不甘心的想,如果再给我打一次电话,这些问题我该怎么回答。
所以,怎么才能提高面试?
去看哪本书哪个网站,都不能解决问题。
真的要去不断面,不断失败,才是最有效的。因为真的失去过,丢过人,你才会憋着一股气的去开始想怎么提高。
 
 
 五
  
群发邮件一个多月以后,我的转机终于来了。
 我收到了一封来信,公司是芝加哥很大的一家金融公司,部门不详,工作内容不详,这个经理说他们部门正在考虑招一个实习生,做XX产品,问我感不感兴趣。
  
感不感兴趣?!您是在搞笑么?必须感兴趣啊!
 
于是我屁颠屁颠的回复了,之后几天都没下文。不过经历了之前那些失败的电话面试,这回我学精了,知道 HR 的电话随时都可能来,于是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
 
一个星期之后,我果然接到了 HR 的电话。手还是抖的,但是因为提前准备了,这次回答的靠谱多了,挂掉电话之后第一次有了可能还有戏的劫后余生感。第二天,我就收到了 HR 的现场面试邀请,时间在一个星期后。 
那时候已经是 4 月了,这个面试机会再错过就真的没戏了。不成功便成仁。
  
怎么办?拼吧!
这一个星期,我好像把所有课都翘了,把自己关在一个自习室里,把网上搜集到的面试常见问题全部列出来,一个一个的过。
我大概准备了 10 几个自己的经历,有团队协作的,有沟通交流的,有领导经历的,有创新思维的,最大优点,最大缺点,最大成就,最大失败,职场规划,兴趣爱好。
每个经历都按照一个叫 STAR(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的框架,提前精简,把每个回答控制在2分钟之内。不知道怎么说地道,就去谷歌查,让Career Services(就业服务)帮忙改。答案整理好了写下来,记住关键词,开始对着墙一遍一遍的说,就这样反反复复,直到说吐。
 
 
  
一个星期之后,我去参加了我在美国的第一个现场面试。
 
不能说自信满满,但兜里揣着反复操练过的 10 几页各种问题的回答,至少心比较踏实,所以人也相对放松,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更自然。
回复我邮件的原来是招人的老板,他是最后一个面试官。他告诉我他觉得我发邮件找实习这件事让他很欣赏,他还告诉我这个实习的职位在我发邮件之前是不存在的,他只是有一个想招一个实习生的想法,但还没来得及落实,是我的邮件让他最终决定把这个职位确定下来。
我当时就觉得我大概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
 
一个星期之后,在金融危机不断发酵的 2008 年春天,我拿到了这个夏季实习的 offer。
那时候我到美国整整8个月,我也整整努力播种了 8 个月的 dots。直到那天,我播种的所有 dots 中,终于有一条连成了线。
 
回头看,如果当初不是我去尬聊金融系的教授,也就不可能成为 CFA Society of Chicago 的学生会员,也就拿不到那些金融公司里工作的人的联系方式,也就没办法去群发邮件要实习。
没有我的邮件,我的老板也不会想到去把这个实习的职位落实,我也不会有这个面试的机会,这个 offer 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通过这个实习,我最终把握住了一个内部转正的机会,一年后拿到了一个全职工作的 offer,为我在美国的求职之路画上了一个句号。
 
  
  
为什么我们觉得找工作这么难?
因为我们当惯了学生,习惯了清晰的线性的前进轨迹。
上了这个补习班,做了这本习题册,考试分数就能提高;
学了钢琴奥数芭蕾舞,高考就能加分;
进重点小学才能考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觉得自己一路都在努力,努力做所有人都做过的事情。
 
但一旦你走出校园,你会发现,生活不是这样线性的,不是做了一二三就一定能到达四这么简单。
你只知道你现在在哪,你要去哪,这中间没有设定好的路,需要你自己去播种 dots、connect dots、去想办法到达。
 
  
找工作如此,找到工作之后如何规划职业发展更是如此,都需要自己有探索的能力,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对未知不确定的容忍能力。越早适应,你越早变强大。
 
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回顾这段经历,我感激的不是“留过学”本身,而是“留过学”所激发出的那个敢于跨出自己的舒适区的,更强大的自己。
 
 
设想如果当年我被保研了,研究生一定也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离再浑浑噩噩的混两年,一定没有这般锻炼成长的快。
 
如果不是为了找实习找工作这么拼过,我可能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我还可以兼顾上课校内工作找实习准备CFA做志愿者这么多事;
如果不是为了准备面试,我也不会有耐性坐下来把自己的经历一遍一遍的整理提高,像美国同学一遍一遍的讨教地道的说法,英文水平也不会在短期内有了质的飞跃;
如果不是积极参加各种求职宣讲,我也不可能迅速了解美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以及职场的各种规矩;
如果不是为了找到自己优势最大的领域,我也不会逼自己去不断思考自己擅长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对自己的了解也不会更深一层。
 
 
十年后回头看,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失败,都是破茧成蝶的过程。
那是第一次我为了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全力以赴的战斗,没有考虑后路。感激自己懵懂间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却通向了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嘉宾介绍:虹姐,留美10年,芝加哥大学MBA, CFA Charterholder
现在芝加哥从事投资分析工作。知乎、简书、领英洞察专栏作家。公众号:虹姐说( ID:hongjieshuo123)。
话题:



0

推荐

冯颖

冯颖

16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500强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职场写作者,分享有价值的学习成长经验。著有职场畅销书《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公众号:温言(wenyanhello)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