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进入2017年,关于公号走势的讨论越来越少了。
尽管微信公号在努力滴探索,积极的调整,但不可避免的是订阅、打开和阅读量都在走低。群里经常怨声载道:阅读量这周创了新低。
不过另一方面,身边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开了公号,他们经常说“是的,我知道流量红利已经过去了,但目前为止仍然最靠谱的平台。”
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希望能在这个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或据此让自己做出某种改变,以下是我的观察和建议,供你参考:
1.资讯不值钱,观点很重要
在我看来,公众号平台上最不值钱的就是信息了,或者说是资讯。
资讯不重要吗?
不,资讯很重要。但你作为自媒体、特别是没有团队的个人来写,只会费力不讨好。
资讯的价值有两个:一是时效性,比如在第一时间把新闻发布出来;二在于广泛连接,比如按照你的喜好和历史记录,把需要的东西推送给你。
而这两件事,个人都不可能跑赢团队,团队都不能跑赢机器。
在经过了一些专业训练后,用信源快速加工成资讯发布,流程速度可以很快。可以说炮制资讯,就可以像工厂灌罐头一样流水化大生产。
但观点仍然值钱,因为它最能连接人类思维的深处,映照人类灵魂所在。
同样是写时尚的号,如果做的事情只是把图片搞在一起,配上两句不痛不痒的废话描述一下。这样的号在红利期可以快速涨起来,但今天却会因为没有独立的性格、缺乏鲜明的主张,而不再有吸引力。
你可能看过不少公号,也有过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有些号则充满着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价值观取向非常极端,结果却大受欢迎?
这是因为公号是一种“速食 ”载体,用这种载体去传递思考远不如贩卖情绪受欢迎。越是大众的传播,就是需要标签化的内容和直截了当的观点。
愿意传递什么当然是每个人自主选择;走哪条路都会有自己的受众和铁粉——但无论哪条路,都要说你的观点和主张,而不要费太多笔墨去罗列信息。
2.数量不重要,凝聚力更重要
既然开公众号,肯定心底里还是希望能有很多人关注的。
尤其发了推送后,可能忍不住会一遍遍刷新看数据:多少人读了,多少人评论了,评论多少人点赞了……
以我自己这样的老号为例,由于每篇都是自己辛辛苦苦原创来的、写的都是多年实践积累的体会,当然更希望别人看到转发点赞什么的……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真正的干货创作最辛苦,往往也就三四千阅读,一些感想的“鸡汤”励志文大概七八千,要是我愿意写写情感、婚姻、热点事件,那肯定能上万……
从去年开始,公众号增粉速度和打开率今年来持续走低。我自己的号算打开率相对高的,点赞比例算非常高的。可以说是内容质量的映证。但转发和朋友圈打开率也在下降。
不过相对应有个更有趣的现象,是所有号也在有意无意的“洗粉”。
以前有个后台谩骂的不满的,许多公号会解释和讨好,现在几乎不会了,来去自由。
这背后的逻辑是:既然你看不惯我,那么越早离开越好,强扭的瓜不甜。
引申逻辑是:与其留住一万个普通粉丝,不如连结一千个铁杆粉丝。
所以说单纯用量这个单一维度衡量的时代过去了,业内普遍公认的是:
公号影响力=数量*质量*粘性。
其中数量就指人数;质量指你的读者是群什么人;粘度指他们愿意多大程度跟着你去其他平台。
回到个人公号,由于它不可能像商业机构那样潜心琢磨用户、精细运营,或斥大钱投广点通,所以最终吸引的只能是同类,志趣、目标、底层价值观一致的人。否则你再怎么小心翼翼,迟早会激怒对方。
3.你是谁不重要,一起做什么很重要
无论是从增量、还是提高粘性,还是提供价值的角度,公号其实都越来越需要和社群运营相结合——因为大众会越来越不满足于单向的接受,也希望能有交互的机会,或者交流的入口。
这种社群往浅了说,可以是留言区里的讨论,小活动,你问我答,后台聊天。
往大了做,可以在公号外的各种群组活动,多样性的产品体验,甚至线下见面会。
更大的社群应该允许优秀的铁杆粉、或粉丝中的KOL有机会参与,去和公号主一起做某件事情,并分享一定的红利。
比如成为老师开课的班长、群主或嘉宾;共同出书攒课;发起运营地方性的线下活动,推荐分成等等。再用社群积蓄的力量和人气,反作用回公众号,形成一种正向的循环。
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越往后越难,也越有价值,但其难度上已经超出了个人的能力范围。即便你全职做这件事,也很难在单打独斗地完成,很可能需要抱团或招募团队来运作。
这篇分析公号的文章时隔上一篇讲公号的文章,已经一年多了。
尽管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我的一些基本观点仍然并没有变:
例如我认为写公众号就本质而言并不是写作,而是一种服务;
再比如我认为对于开公号的人而言,最大的价值是掌握说话的权利,而不沦为“被喂食者”。
公号并不需要太多写作的技巧,实际上,单纯的写作上的炫技反而有悖于文章的传播。
公号能传播多广,往往取决于背后写作者对于大众情绪的操控和时间节点的快速反应;而公号的深度,则取决于背后写作者思考的深度和身体力行的积累。
两条道路,不可兼得。
这里也想对开个人公号感兴趣的朋友说:
公众号的阅读量结果,往往与文章质量有极大的偏差。你学会把自己内心所想用文字流畅地表述出来,体会表达的乐趣,才是最大的犒赏。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