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写文章的时候,有两个基本问题是始终如影随形的:
 
第一,在选题的时候,我们能比别人拥有多宽的眼界?
 
第二,在同等选题下,我们能比别人思考得深入多少?
 
而思考和表达,往往是两回事。
 
有可能整个过程里,你思考了一百分,但以文字进行传递的时候,受字数和形式所限,却只能传递出六十分;而另一个人思考了六十分,传递出来五十分。
 
从表面上来看,差距只有十分,但在这背后的思考却有着四十分的差距。
 
如果想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从一开始就需要带着问题去收集需要的素材,而不是先收集足够多的素材,仅根据现有素材写作。
 
当一个话题特别吸引我们,让我们想动笔的时候,我们其实对它充满好奇。
 
所谓好奇,就是你的脑海里有一连串的问号,亟待解决。然后揣着这堆问号你就可以出发了。
 
我们搜索信息最重要的工具是搜索引擎,但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罗列出来的相关素材很多,但大部分却都很雷同,这样的情况下,尽管你阅读了一屏又一屏的资料,却不足以回答脑海中全部的问号。
 
不过这不是最要紧的问题,因为那些通过简单阅读即可消除的问号,是一些最底层的基本信息,而那些留存待解的问号,才是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和探讨的入口。
 
举个例子:前一阵子,“斜杠青年”作为一个标签突然大规模流行起来。
 
我对这个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拥有着“多重身份”,而且我觉得这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在阅读了一些媒体报道、社交媒体文章后,我基本知道了什么是斜杠青年、他们的基本状态、大概的收入这些基础问题。
 
但在看完大部分相关资料后,我心里的一个疑问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既然斜杠青年指那些同时拥有多重身份的人,那么他该如何处理这种“多重职责”和专注之间的关系呢?
 
由此引申出来一系列问题:
 
尽管从表面看,多份工作可以帮你赚到比一份工作更多的钱,但这种多元化能维持多久呢?
 
再者,由于精力时间要分配给多个工作,那么从长期发展上,会不会导致哪种能力都不专精,反而限制了一个人的成就?
 
如果带着以上问题去阅读一些所谓的新闻“报道”和采访,就会发现它们往往都围绕着事先预设好的结论展开,太过于渲染片面个体的成就。
 
一个斜杠青年最多可以拥有几份工作,以及他如何抄捷径赚到了多少钱,而没有批判思维,不愿意探讨这种做法的潜在风险和可持续性,更没有把斜杠青年放在人生的时间维度里进行考虑和分析。
 
我搜到的一篇文章说:
 
某某大学毕业生因为在大学时期做过学生社团,找不到工作时,干脆自己注册了三家公司,一下子拥有了多重身份,当起了斜杠青年。
 
文章以赞许的口吻,把拥有三张印着自创title的名片当作这位青年人的成就,并以此标榜毕业生作为斜杠青年多么成功,让人读后反而疑窦丛生:做过社团就可以当斜杠青年了吗?这个人的收入究竟是因为斜杠创造出来更多机会,还是因为原本就有资源?
 
对复杂问题规避不答,只描述单一现象,只会让读者觉得肤浅,因为你的文章只提供了例子,没准儿还只是个案,毫无有价值的分析。
 
写出好文章的第二点在于,在信息的追踪溯源上,尽量比别人多走一步。
 
看到一个陌生的名词,大部分人都知道去百度一下,但跳出来的结果却大多是他人编译、截取过来的一些介绍。
 
还是以斜杠青年为例,如果诉诸百度,那么蹦出来的答案会是:“斜杠青年最早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
 
可以把它直接拷贝到自己文章里了吗?
 
等等!
 
麦瑞克·阿尔伯是谁?
 
她真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吗?
 
如果是,她书中关于斜杠青年的基本观点又是怎样的?
 
最可疑的是既然斜杠青年是多重身份,为啥书名叫《双重职业》呢?
 
所以粘贴之前,还是先查一查吧!
 
这样你会查到麦瑞克·阿尔伯就是Marci Alboher,《双重职业》书名翻译有误导,原英文书名是OnePerson/Multiple Careers。
 
此外,你还会查到Marci在书写slash那篇文章时,的确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她开了一个叫Shifting Careers的专栏,探讨了许多关于职业发展、转型、个人品牌建立方面的话题。
 
当你为某一个主题,搜索相关素材的时候,永远不应该满足于拾别人牙慧。道理很简单,如果先前那个写文章的人只有六十分水平,那么你拾他牙慧的后果是,你最多也就是四十分。
 
如果能追溯到真正可靠的信源,找到高质量的讨论,那么它们都将为你提供深入思考的线索,而你追溯的线索越多,你才能慢慢攀登至巨人的肩膀。
 
写出深度文章的第三个要点是:将话题放置到尽可能多的维度里去探讨。
 
一个常见的有用维度是时间,在时间的维度中做思考,你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有时候,写文章难免会做一些主观判断或绝对结论,如果能引入时间线,你就会进一步探索,比如:
 
随着时间流逝,还会是这种状况和结论吗?
 
文章里提及的观点,究竟是一个临时的现象,还是一种结论性的东西?
 
引入时间维度,等于帮我们动态地看问题。
 
看别人的文章也是这个道理:你会发现A说得很对,B说得截然相反,却也很有道理。
 
很可能他们两个人都是正确的,只不过A的结论更适用于特别年轻的人,而B的结论更适用于年龄稍长的人。
 
在斜杠青年这个论题上,许多文章会列举说,某某明星、某某作家或某个企业家都是“斜杠人士”,从而试图将斜杠与成功画等号。
 
他们往往忽略了时间轴。
 
明星名人们在刚出道时,非但不斜杠,反而相当专注于某个细分的垂直领域。这些人成为斜杠,拥有多元身份,往往是功成名就以后的事情,一方面他们的资源更多了,另一方面他们有了多元化的资本和底气。
 
如果只描述外在标签,而忽视其所处的人生阶段、时代背景,如何能令人了解其中的因果次序、起合转折?
 
最后额外的一点,就是我们要保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当我们去看待一个话题时,要有意识地多往远处看一步。
 
比如为什么斜杠青年突然流行起来,且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和追捧呢?
 
根本原因其实是时代变化了,经济形势发生了转变,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也改变了,每个人发声的渠道空前丰富,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也有了根本的变化。
 
所谓深度的文章,一定有海量的积累。平时看到标题里标注的“深度好文”,如果是真的深度好文,那背后一定有时间的力量。
 
我们很难通过在某一次的论题之上,进行深入探究,就轻易获得“深度”的观点,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会像是添加索引和标签,帮助我们在深度思考的时候,知道在哪里挖掘更多信息。
 
从长期来看,有深度的产出,还需要依赖于写作者本身的知识和信息储备,也依赖于他是否有自己独立、完整的逻辑思维体系。
 
写作中出现的观点,不过都是一些从土中冒出头的花花草草,而孕育着这些观点的土壤,其实只能来自你平时知识的积累,以及已经形成的逻辑思考架构。
话题:



0

推荐

冯颖

冯颖

16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500强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职场写作者,分享有价值的学习成长经验。著有职场畅销书《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公众号:温言(wenyanhello)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