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的朋友Yiko曾深度参与过赖声川的史诗话剧《如梦之梦》的排演过程。这部剧包含了许多颠覆型的创意,其中一项是打破了常规时长安排:
 
常规话剧只需两到三个小时演完,而这个剧长达8小时——下午两点开演,观众看到晚上六点,出去吃晚饭,吃完饭回来七点半接着再看四小时,一直看到十一点半结束。
 
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我禁不住哈哈大笑,揶揄Yiko道:“他确定我们要买票看这个剧么?如果去看,应该比上班和加班还累吧!?”
 
不过后面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如梦之梦》在各地上映后,盛况空前。观众们被安置在被称为“莲花池”的座椅上,每个座椅都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演员就环绕着观众展开一幕幕戏,衣角轻拂过观众。
 
话剧从主角的生命末端开始,横跨一个世纪,从亚洲到欧洲,从濒死到生到求解脱,一层一层拆开一个个故事——而马拉松式的时间安排,保障了观众们的沉浸式体验。
 
一个艺术家的成功,往往是带有“匪夷所思”色彩的。
 
一个艺术家如果想要成功,不仅仅需要获得艺术上的成功,还需要在文化领域取得创新、并在管理学和心理学上都取得成功才行。
 
正是因为如梦之梦带给我的深刻印象,我读了这本《赖声川的创意学》。本书的豆瓣评分是7.8分,但我认为这个分数其实“低估”了这本书的价值。
 
许多人打低分的理由是:它没有教授具体的创意方法,不是一本指导实务的书。
 
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读者们的失落:满怀希望买下,希望读完就能get到大师的创意精髓。
 
没想到大师只是信手画了个圈,就指向了远方:朝这个方向走,自己想去!
 
而我的观点相反: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没有停留在具体操作层面。
 
创意操作属于“术”的层面,无需赖声川教,任何一个从事创意创新相关领域的人员,但凡爱思考、见识过经典案例,都可以总结不少实战型的经验和技巧。
 
试想,如果赖声川真的手把手教你:怎么在剧本创作中使用创意,怎么写作一两个创意的对白——那么表面上你似乎get到了新技能,但却未必能在未来工作中用上——因为隔行如隔山,那些具体的话剧中的创意技巧,反而难以迁移到你的工作创造当中。
 
这本书里有的、也是本书的核心,其实是创意中的“道”。
 
赖声川创造的一个“创意金字塔”,里面提出了 :
 
创意其实只有一半在创新,而另一半植根于每个人自己的智慧。
 
也就是说“深度的创意需要稳固的价值观”,否则再新颖的创意,也只是流于表面文章。
 
这点我非常认同。
 
由于从事的是品牌相关的工作。我见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创意,好创意的共同点在于:它们的好往往很难一言以概之,最初的惊艳过后,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像思想深处隐隐颤动的弦。
 
我也见过不少借助巨额预算砸出来的创意,却像智能流行三天的歌曲,也有吸引人的地方,却少了深度和高度,甚至还会有人跳出来说,这个梗抄袭了国外某某的创意。
 
如果把眼光放在“创意的技巧”层面时,很可能只能学到“模仿别人创意”的技巧。
 
只有把眼光放在“如何丰富地生活、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并从生活中汲取创造新东西的智慧和想法”,才有可能打通创意之井。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后者比前者难很多,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看完这本书就能新技能get的事——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失落的根本原因。
 
而真正的创新必须、且只可能来自于一个人对于深度上的探索。
 
我曾参加过一个创意研究的沙龙。一位年轻的设计师的话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还专门做了笔记,他说:
 
如果你是设计师,就必须把自己变成深度的生活者,才能给商业世界提供资金的感悟和审美——也就是他们外界称之为的“创意”。
 
而我所想到的好的创意,不是想出好的点子,而是通过做一些简单的调研,探索性的研究,尝试挖掘背后的问题,在寻找过程中发现的——创意不在我的脑子里生存,而在我思考世界的问题里生存。
 
把这段笔记摘抄如下,可以作为《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最好的注脚。
话题:



0

推荐

冯颖

冯颖

16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500强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职场写作者,分享有价值的学习成长经验。著有职场畅销书《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公众号:温言(wenyanhello)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