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此前发了《 你未来注定遭遇的一切“年龄”危机,都在今天的意料里 》一文,一上午收到上百条消息。
 
其中很多人留言讲了自己的处境,但在我看了几百条信息后,发现这是共同的处境:
 
三十上下,虽然在工作,但是岗位天花板较低,所处的系统或者体系比较封闭,工作也没有特别大的热情,前有狼,觉得外面世界很可怕,自己一无所知;后有虎,自己做的事情算不上有特长,可替代性高,充满了危机意识。
觉得需要改变,可是不知道怎么开始,也不知道机会在哪里。怎么突围?
 
给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
 
一提到“突围”,可能很容易联想到“工作中突围”。
 
但在我看来,工作的突围,往往是最艰难的,至少有很大障碍。因为既然很多还在做一份工作,就说明尽管有种种不如意,它至少提供了一份家庭生活所需的薪水。如果你恰好还是家庭主要的收入栋梁,那么工作上的突围就“难上加难”了,这也是许多人既想改、又不敢改的原因吧。
 
所以真正的突围,反而是从工作、生活里的微小转变开始的——它们南都系数较低,但远比你认为的有价值, 也更容易实现。
 
比如你可能在一个三线城市里做着一份一眼可以望到头的工作,有两岁孩子,薪水不算特别高,但在城市里也说得过去,看不到什么升迁、转岗的机会,也不打算离开现有城市。
 
那么有可能开始运动、锻炼身体就是你力所能及、可以改变生活的起点。因为安逸并不直接等于健康,而健康,对于一个处于平静小城安逸生活的主人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在相对小的城市生活、身处体制内的人而言,运动也不失为一种扩充人脉和社交的好方式。
 
当然运动只是举例。类似的切入点还有:写作、读书、亲子学习、学习某一项专业技能,甚至开网店等。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你需要找一个和现有生活高度关联、符合你现有利用时间的方式,以及不那么费劲就能坚持下去的业余“营生”,哪怕它看起来非常微小、不值一提。
 
我在上一份工作中的“业余营生”是从自学MOOC课程开始的。
 
在我开始在future learn上学MOOC课程的时候,它对于我当时的工作没有任何立竿见影的直接帮助。但通过MOOC这种在线学习的方式,我接触到了coursera, FL一系列国际化的大平台,开始了解其背后的运营理念、进而对当时互联网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MOOC这件事,始终还是非常小众且“无用”的。
 
直到有一天,英国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前BBC的高管加入英国FL平台任CEO,请来了查尔斯王子为之背书,励志打造欧洲第一大的在线MOOC平台,才开始和我当时在使馆的工作发生交集。也正是借助那点无心插柳的交集,我和互联网领域开始建立了一些connection,才有了后来的工作转型。 
 
当然每人的情况不同、爱好不同,你应该寻找到自己愿意开始、容易切入的点,尽快开始。在这个切入点之后,下一步是以此为契机,尽可能地找到一个圈子融合进去,一步步地突破两点一线的藩篱,扩大社交范围。
 
以运动为例,如果让一个内向的人扩展人脉,可能很困难。但如果让她在爱上运动后,再通过打羽毛球、登山、接力马拉松这些群体型运动打开社交的突破口,则非常轻松自然,也很健康。
 
在你平日的小圈子之外,适当地加入一些本地化的爱好圈子或以全国的圈子,则有助于扩大自己的视野。
如果你还愿意尝试在这样的小圈子里进行积极地分享,或承担一些工作,则不知不觉中,可以开发出一些你自己没能认识到的技能。
 
比如现在许多基于微信的大社群,创办者往往都是女性。再往前追溯,她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原来都是居家全职带娃的年轻妈妈,她们的好处是有时间、能投入、爱分享、爱总结、手机不离手。许多人没有刻意要融入互联网,却不知不觉成为了“有套路”有心得的高级运营。
 
以上两步还可以带来一个直观的好处:你可以通过持续做一件事情,一点一点地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一步一步探索自己的边界。
 
而所谓信心,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边界的预期和自我控制力。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一个天花板低、体系封闭的环境里时,最大的问题也恰恰在于丧失了这种预期和把控力。而你愿意开始探索的小事,无论是工作中遇到的,还是生活里爱好的小事开始,其实都是在循序渐进地,用一种还算舒适的方式,去帮助你不断探知自我的能力边缘、并不断地向前推进这种边界:比如发起组织一个活动、公开一篇作品、收到正面负面的反馈…
 
在这样的过程中,你会不断有“我居然做成了这样的事!”以及“虽然有些烦了,还是想继续坚持下去”以及“我这么简单的分享,居然也能帮助到别人”的心态和成就感。
在这样往复循环、阶梯成长的过程里,你对自己会越来越有把握,在生活中、工作里,也会不自觉就挺起了胸膛。
并且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断优化,去和一个更大的、突破了实际平庸生活中物理界限的世界接壤相通,并从中汲取下一步前进的力量。
 
直到有一天,量的积累开始把你推向某种边缘:
——比如你会发现现有的生活再也难以忍受,必须破壳而出;
——或者你发现副业已经创造了同等的收入,可以养活自己;
——或者你发现业余的营收不知不觉提升了你的耐力、韧性、打造了你快速学习的能力,而这些新的能力可以在事业上助你一臂之力....
 
退一万步而言,即便以上这些都没能发生,它所带给你的精神面貌、生活面貌的积极改变,仍然是可以明显看出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最近半年,我接触了特别多的自媒体大V。我观察到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大V往往出身于四线以下的小城市。
尽管从中V到大V这一段,他们已经搬去了一二线城市,但从最开始的默默无闻的nobody,到积累一定体量,打出个人品牌,却往往发轫于老家或者许多人都没听说过的小城镇。
这个点让我感慨特别多:在这个时代下,物理上地理上的位置固然还是一个天然的障碍,但总有人能不断击破它们。
从中V一跃成为全网尽人皆知的大V,往往是偶然的成功,比如有一篇文章或一个事件很幸运火了、连带整个人也火了——但从nobody到中V的这段路,却是个人努力所积累的必然结果——往往就是从不起眼的开始行动,比如健身、学英语、科学育儿...到默默无闻的坚持,到不断扩大圈子,跃入之前无从想象的天地做事就是从不起眼开始的。
 
人生在任何时候都是有能力做出改变的,这不是一句空话。但任何道理在你实际践行之前,却又都不是你的。
那些曾在文章下留言迷茫并焦虑着的朋友们,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敢于踏出改变的第一步?
 
话题:



0

推荐

冯颖

冯颖

16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500强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职场写作者,分享有价值的学习成长经验。著有职场畅销书《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公众号:温言(wenyanhello)

文章